中新网广东新闻4月22日电 (郭军 严晓莹)4月22日傍晚,广湛高铁佛山特大桥跨西江钢混连续刚构桥成功实现合龙。
据悉,过去1000多个日夜,佛山高明海事处实现了该大桥开工以来“零事故、零伤亡、零沉船、零损失”的护航战绩。
“西江日均通航船舶超600艘,桥梁主梁段长75米,施工水域通航孔两侧仅剩20米。”佛山高明海事处四级主办王国宇介绍,在施工现场,佛山高明海事处派出三艘海巡船与无人机组成“移动警戒网”。
在佛山高明海事处智管分中心的监控屏幕前,智慧监管系统实时跳动着船舶轨迹。执法人员正是通过“远程智慧”与现场管制密切配合,高效维护广湛铁路桥施工水域的通航秩序。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关键工程,广湛高铁通车后,将使广州至湛江通行时间将缩短至90分钟。为保障大桥年内顺利通车,佛山高明海事处将安全服务送至现场。
海事青年服务队扎根施工一线,组建起水上“移动服务站”,由业务骨干带头排查船舶隐患、分析施工风险,现场解决施工难题,以及为施工方“量身”定制作业方案。
钢梁提升过程中,需要攻克通航干扰、施工难度大、施工精准度要求高等多重挑战。“每次施工吊梁都是一次新的考验,由于箱梁吊装位置、梁段长度不同,海事采取的交通管制措施也有所不同。”王国宇说。
针对广湛高铁佛山特大桥施工情况的不同,在每次吊梁施工前,佛山高明海事处均会与施工单位作充分沟通,对施工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等细节逐一进行研究与把控。
据介绍,高明海事处早在大桥施工初期便与区交通、应急、航道等多部门建立起联系制度和沟通平台,形成监管合力。得益于施工桥梁停工及时有力,多部门成功处置5起航标被洪水冲刷移位的险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