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7月14日电 (索有为 王晨)在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陕西省秦岭办)指导下,《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2024年年度报告》新书评审研讨及预发布会于14日在西安、深圳同步举办。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助理、数字经济与全球战略研究所所长曹钟雄发布年度报告,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决咨委的专家学者点评报告,并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展开研讨。
报告认为,2024年,坚持算大帐的陕西,算好算清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三本账”,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指引下,秦岭不断从“靠山吃山”向“养山富山”转变。
算好生态的长远账。2024年,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优良等级面积占比达到99.4%,生态质量指数达到82.22。位于秦岭腹地的陕南三市空气优良天数不低于320天,远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秦岭陕西段53个国考断面点位连续五年保持Ⅲ类以上。
算好发展的综合账。在南水北调工程的链接下,秦岭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既有在秦岭本地的转化与增值,更有以“南水北调”为纽带实现在更广范围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算好协同的整体账。2023年12月17日,在生态环境部统筹指导下,秦岭六省一市在西安签署了《加强秦岭地区跨区域生态保护协同合作备忘录》。
报告还指出秦岭与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的“五个重大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