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满载新粮的车辆有序驶入珠海农控集团旗下的粮食收购点,一车车金黄的早稻经登记、过磅,随即送入烘干车间,在智能设备的24小时运转中开启归仓之旅。
这繁忙景象的背后,是珠海农控集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扎实行动。
“我们集团筑牢减灾链,抢在风雨前;激活动力链,加价保收益;赋能数据链,下好先手棋;畅通服务链,破解急难愁;延伸价值链,品牌助共富。”珠海农控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夏收,该集团以“应收尽收快收、保障粮农收益”为原则,推出五项硬核举措,织密从田间到粮仓的保障网,让农民丰收的喜悦实打实转化为增收的喜悦。截至7月27日,珠海农控集团已收购本地湿稻谷约56万公斤。
“农控收购价是1.21元/斤湿谷,比市场均价高。”珠海农控集团下属的粮食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丰收年部分粮商压价的倾向,该集团实施“加价惠农、优质优价”政策,以高于市场价敞开收购符合标准的稻谷,用“好粮好价”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效托稳了市场信心,筑牢“种粮卖得出”底线。
同时,珠海农控集团提前安排专业团队深入田间地头,采集50多份样本覆盖1.5万余亩核心产区,精准掌握今年早稻的产量、品质;同步建立市场动态响应机制,密切跟踪价格与供需变化,为科学收储策略提供坚实支撑。
此外,聚焦农户售粮难的痛点,珠海农控集团打出服务组合拳:推行“当日收当日付”,农户下午4点前交粮,当天即可拿到90%粮款;变“坐等收购”为“上门服务”,为偏远散户和行动不便者提供咨询、预检及预约收粮;积极联系税务部门,便利种粮大户就近开票。
珠海农控集团严选本地优质水稻,成功研发并推出珠海本土大米品牌“斗门一号”,并通过面向机关企事业食堂、工会福利等打通销售渠道,实现稳产稳销,优质优价,将品牌溢价有效传导至生产端。此举不仅让农户共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更构建起“种好粮、收好粮、储好粮、卖好价”的产业闭环。
珠海农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鸿斌表示,集团始终坚持“粮农所需,农控所能”,后续将继续发挥国企龙头作用,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在服务“百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持续走好联农带农、惠农富农的坚实道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