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8月5日电 (记者 何俊杰)一场探索菌物奥秘的科普研学活动——《小蘑菇·大世界》之“越秀小英才”专场近日在广州市生动开展。活动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承办。100名青少年学生化身“小小真菌学家”,走进奇妙的菌物世界。
作为“激活老城区科普资源,聚智创越秀科普品牌’系列的重要一环,本次活动是“2025年广州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科普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实践。它成功将专业的科研设施和知识体系转化为普惠的科普养分,有效点燃了青少年对生命科学、特别是菌物学科的好奇心与探索热情,在丰富暑期生活的同时,有力助推了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升。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王刚正博士给孩子带来了一场神奇的食药用菌课堂,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揭开了蘑菇的神秘面纱。在科普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走进华南菌物博物馆展示厅,千奇百怪的蘑菇标本,让孩子们大开眼界,仿佛穿越到了奇幻的菌物王国。从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的灵芝,到珍贵的虫草,再到需要警惕的“头号杀手”致命白毒伞,千姿百态的蘑菇世界让孩子们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通过参观、听讲、动手实践后,孩子们在研学手册的趣味挑战中回顾所学知识,巩固了辨别食用菌与毒蘑菇的关键特征,最终成功通关,获得了成为“小小真菌学家”的成就感。
据悉,此次活动是广州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科普助力‘百千万工程’”的一次成功实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