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广东新闻11月7日电 (许青青 廖晓键)全国紫苏产业科技发展大会7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举行,来自全国紫苏主产区政府代表、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以及百余家龙头企业高管,共商紫苏中药材质量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紫苏是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首批药食同源植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紫苏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等。
目前,紫苏还作为食品原料广泛应用于烹饪、调味品及茶饮,其提取物还用于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宏斌介绍,紫苏在现代科技赋能下,紫苏已成为链接传统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重要载体。该校深耕紫苏种质资源评价、规范化种植、高值产品开发等全链条研究,全力构建紫苏产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生态。
会上,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创新发展联盟紫苏产业科技专委会成立,该专委会将整合华中、东北、西南三大主产区资源优势,打通全产业链协作壁垒,聚焦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七大核心任务,推动紫苏产业从分散发展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高质量发展转型。
当日,10项合作项目签约,涵盖紫苏高值产品开发、区域公共品牌构建等多个领域。学校与湖北阳新、黑龙江桦南、重庆彭水等主产区政府达成校地战略合作,多家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紫苏功效物质高效提取、国际化产品培育等联合攻关。

据悉,广州中医药大学正积极对接产业需求,探索以单一中药材为主题、纵深整合产业链资源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模式。(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