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4月27日电 (记者 索有为)由中信出版集团、活字文化与全国新书首发中心联合主办的《给孩子的考古》新书首发暨读者见面会日前在深圳中心书城举办。
活动以“当‘文博热’遇上‘育儿焦虑’,如何用考古重塑家庭教育的底层逻辑?”为主题,吸引了数百名家长、教育工作者及青少年读者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与科普作家河森堡作为嘉宾,围绕考古学、历史教育与文化传承展开深度对话。
《给孩子的考古》是许宏历时两年专为青少年撰写的通识读本。作为二里头遗址考古队的第三任队长,许宏深耕田野考古二十余年,曾出版《最早的中国》《何以中国》等面向大众的考古著作,广受欢迎。他此次以更加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孩子们回答考古到底是什么、考古人如何破解历史真相等知识。
许宏在首发演讲中强调:“考古不仅是挖土寻宝,更是通过碎片拼凑文明密码,回答‘人类从何而来、向何而去’的终极命题。”没有历史就没有根,没有根就没有未来。他希望通过这本书,帮助孩子建立历史认知的底层逻辑,培养“慢思考”与跨学科能力。当AI可以生成答案,学会追问与思辨,才是孩子未来的竞争力。
许宏说:“考古专业已经开始热乎起来,公众对博物馆也呈现出越来越热情的趋势。随着全民文化素养的提升,许多家长开始让孩子学这种‘没有用的’专业。对文物的兴趣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但考古学的专业门槛仍需更多科普转化。考古有助于现在年轻人安顿身心,做有历史教养和有文化教养的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