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东新闻10月13日电 (记者 程景伟)由肇庆市非遗工作站(传统工艺与文旅融合发展工作站)打造的古法肉桂香牌,正以独特的创新路径,实现了从“文化出圈”到“产业破圈”的华丽蝶变。
肇庆市高要区作为全国最大的肉桂种植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孕育出品质卓越的高要肉桂。数据显示,2025年高要肉桂种植面积已达70.05万亩,年产桂皮14.46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52.5亿元,产品远销中东、北美、东南亚等地。如何突破产业边界、提升价值链,成为高要肉桂产业发展的关键课题。
在此背景下,以肇庆纸路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为主体的肇庆市首批非遗工作站(传统工艺与文旅融合发展工作站),秉持“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理念,历时数月潜心研发,推出古法肉桂香牌系列文创产品。
该系列产品选用30年以上树龄的高要肉桂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原料,充分挖掘其安神醒脑、驱蚊除湿的天然功效,并结合现代审美进行创意设计。“这款香牌不仅是肉桂天然价值的延续,更以优雅的文创形态走进大众生活,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纽带。”工作站负责人说。
该工作站通过“站校联动”走进肇庆多所中小学,开设古法肉桂制香课程。随后,古法肉桂香牌陆续亮相多个重要平台,逐步树立起鲜明的品牌形象。其中,在2025年广东省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香牌作为肇庆特色文创产品惊艳亮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