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广东乡村新业态“连珠成串” 电力护航产业链“旺起来”
2025年10月14日 15:46
来源:中新网广东

  “闲置农房改造成民宿、咖啡屋,空调、咖啡机连轴转,游客来得多,我们钱包也鼓了!”在广东肇庆高要区金渡镇铁岗社区,青年众创空间负责人小刘站在“屋顶咖啡”露台,一边欣赏远处的稻田,一边感叹镇上的蜕变。走进铁岗社区,“广府金绣”非遗体验馆、产学研销基地、供销社的助农直播间、冷链柜持续恒温保鲜、等待安装灯光与餐饮配置的新建民宿……“有了供电服务作为有力保障,我们不仅能好好招待秋游的各方游客,还能通过直播把高要家乡特产卖向全国!”助农主播小邓说,如今高桂大虾、桂皮、巴戟、油栗等丰收的农产品常常上线即热卖。

9月28日,南方电网广东肇庆高要供电局工作人员在丰收节当天为当地农产品电商直播间检查用电情况。叶姗姗 摄

  新业态在金秋时节火热运转,而稳定可靠的电力,正是广东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隐形基石”。据统计,今年以来,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积极服务“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经济和产业发展,投入85.28亿元改造农村电网,新投产变电站32座,新增变电容量超300万千伏安,相当于新增乡村100万户的供电能力,为乡村产业发展再添有力保障;完成了茂名高州根子镇等290个乡镇的电力线路整治,绘就线路整洁、安全规范、文明和美的电力线行新画卷,高标准开展1000个新时代电气化村建设,实现农业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居民生活等全场景电气化。

“光伏+储能”驱动产业链

小果子变成“黄金产业”

  近日,茂名化州市新安镇新塘村的万亩番石榴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沉甸甸的青翠果实压弯枝头,农户们穿梭其间,动作娴熟地摘下一颗颗“金果子”,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新安镇农业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园内,鲜果在水果冻干加工生产线经过清洗、切片、低温烘干等环节,被制成番石榴茶、冷泡茶等高附加值产品。番石榴种植浇灌环节、深加工和冷链环节都离不开稳定的电力支撑。“电就是我们车间的‘血脉’,一刻都不能断。”园区总经理彭黎珠介绍,该生产线不仅提升了水果的附加值,也显著带动了农户增收,仅鲜果收购一项,就可为当地农户带来超过30万元的年收益,并提供近百个就业岗位。

9月19日,南方电网广东茂名化州供电局供电人员走进新安镇农业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园,对水果加工企业进行走访,开展安全用电检查。夏仙凤 摄

  近年来,新安镇以番石榴产业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乡村振兴之路。这背后,稳定、高效的电力供应成为串联各个环节的“隐形引擎”。当地供电部门定期上门开展用电检查、提供专业用电指导,还加装了光伏储能系统,保证了供电可靠性。目前该园区每天可加工鲜果3000斤,配套建设的3500m³共享冷链库容,更让新安镇水果实现了“错峰销售、保质稳价”。

  “现代农业每一个环节都与电息息相关。”南方电网广东化州供电局新安供电所副所长颜旭说道,“我们做的就像是给果树‘浇水施肥’,只不过浇的是‘电能’。”截至目前,新安镇番石榴种植面积已达2.3万亩,年产量6.3万吨,日销高峰突破40万斤,真正成为富民兴村的“黄金产业”。

电力织就金色产业“防护网”

农业转型升级底气更足

  在广东惠州蓝田瑶族乡,近日迎来稻谷的丰收。这片金灿灿的土地不仅硒含量高,而且还富含技术含量——近年来,在惠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技术和智力“加持”,当地创新“企业+农户+基地”模式,富硒稻亩产稳定在600斤以上,每亩为农户增收超3000元,让稻谷种植业成了瑶乡乡村振兴的“金色产业”。

  在电气化设备的支持下,“金色产业”的环保含量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稻谷处理方式有阳光晒干、燃煤烘干等,如今再添电烘干这一渠道,这也向可靠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产业升级,电力织就产业“防护网”。针对蓝田瑶族乡富硒种植基地地处深山、频发强对流天气的特点,南方电网惠广东惠州龙门供电局对当地电网进行升级改造。结合广东电网公司“整线(成片)”标准化治理工作,龙门供电局将蓝田小洞村1.6公里架空裸导线更换为绝缘导线,并为线路加装防雷装置和防雷线,有效提升了该区域线路的防雷能力和自愈能力。在此基础上,惠州龙门供电局还通过在该区域新建一条转供电线路与原有供电线路组成环网,解决该区域原有的线路单幅射问题,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

  “电网升级让我们更加从容面对雷暴天气。”惠州市睿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孙威威指着烘干车间墙上的用电监测屏说,“可靠的供电服务让我们设备烘干转型和扩产增效有了更多底气。”

电气化生产助力农业发展

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就业

  在广东省揭西县棉湖镇玉石村的山林田野间,300亩油柑林硕果累累。村中的大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大统农业”)的生产车间里,隐约传出“隆隆”的声音,新鲜的油柑经过电气化生产线“去核、切割、烘干、搅拌”后,摇身变成生态健康的油柑茶,顺着直播带货和现代化物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在油柑丰收期间,南方电网广东揭阳揭西供电局棉湖供电所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生产车间,细致掌握车间用电特点和需求,为其检查用电线路设备,保障乡村产业用电。杨建娇 摄

  “电力供应保障了我们的生产,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冲销售。”大统农业负责人方敏对供电服务点赞。据介绍,为了支撑乡村产业升级,南方电网广东揭阳揭西供电局棉湖供电所重点推进了农产品加工电气化进程。现在,通过电力驱动,油柑加工全过程更趋环保高效,这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增收,更为周围村民提供了上百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稳定就业。

  目前,正是油柑果大量成熟上市的时节,大统农业独家研发的油柑茶、油柑汁等衍生产品让油柑果的经济价值翻了数倍。为了保障车间安全稳定用电,棉湖供电所工作人员对供给大统农业用电的10千伏供电线路进行特巡特维,及时消除线路设备运行隐患,同时主动上门了解企业生产步骤,掌握生产车间用电特点和需求,为其检查用电线路设备,积极宣传安全用电常识和供电服务热线,为企业后续继续发展做好供电保障。(沈甸)

【编辑:黄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