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清远市阳山县坚定不移地把“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聚焦重点领域攻坚突破,多点发力,加强典型镇(乡)建设,以扎实举措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成效明显。
产业“造血”强根基,各镇乡走出特色致富路。近年来,阳山县的七拱镇、黎埠镇、岭背镇、小江镇、秤架瑶族乡先后被列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培育名单。自典型镇培育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各镇(乡)立足自身禀赋、锚定特色赛道,每个镇(乡)都握着一把“特色钥匙”,打开了产业富民的大门。
2025年以来,黎埠镇则走出“工农并举”的路子:40MW、50MW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在田野上铺开,“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模式让2025年1—9月产值达2658万元;7.5万羽“阳山鸡”登上央视,66吨“水果玉米”端上大湾区餐桌,特色农业成了群众的“钱袋子”。
秤架瑶族乡把绿水青山变成“绿色宝藏”,1.3万亩茶园年产干茶3万斤,1833亩灵芝带来800万元产值,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七拱镇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61亿元居全县首位,阳山产业园升级为省管园区后,6家规上工业企业为镇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小江镇的旱地西洋菜基地、沙寮村的蚕桑产业、塘楼村的刺鳅鱼养殖,更是形成“多点开花”的产业格局,让“租金+薪金”的双重收益装进农户腰包。
风貌“焕颜”展新姿,宜居家园处处皆风景。漫步阳山各镇(乡),从圩镇到乡村,从主干道到小巷弄,处处可见环境整治与绿美建设的成果。
秤架瑶族乡投入4310万元打造典型镇,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让瑶乡更宜居,红豆杉大道、十里樱花碧道、干坑古树公园串联起生态景观,2.4万余株苗木让瑶山四季常青。
七拱镇作为省首批典型镇,与央企共建的13个项目让圩镇旧貌换新,绿美公园、古树公园成了群众休闲好去处。
小江镇巧用旧电影院改造圩镇客厅,发动矿山企业捐资70万元建绿美小公园,乡村能人和群众认捐苗木4452株,1.9万株新苗让圩镇绿意盎然。
如今的阳山,无论是岭背的绿化精品线路、黎埠的高速出入口绿美节点,还是七拱的一河两岸景观、秤架的网红打卡点,都成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之地。
文旅“破圈”添活力,融合发展点亮新动能。近年来,阳山岭背镇、小江镇、七拱镇、秤架瑶族乡等乡镇深挖文化与生态资源,让文旅融合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岭背镇依托广东峡天下、南岭水乡两大景区,谋划“农业+文旅+温泉”发展格局,在景区主干道精心栽种230株洋紫荆,形成一步一景、四季常青的沿路优美景观。

秤架瑶族乡举办广东省第十届登山活动、观星露营节、南岭国家公园森林文化周、“瑶乡杯”篮球赛等品牌活动。2024年共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5000万元,实现“好风景”向“好经济”转变。
民生“兜底”暖人心,幸福指数节节高。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阳山始终把民生放在首位,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岭背医疗养老方面,背镇建成卫生院特色中医馆,市中医院医生驻点坐诊;投入130万元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新增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充电位,修缮中学宿舍楼,民生服务更贴心。
就业保障方面,岭背镇开发9个公益性岗位,举办“粤菜师傅”培训;小江镇的西洋菜基地、黎埠镇的种植基地、秤架瑶族乡的茶叶基地,累计带动数千人就近就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基层治理上,岭背镇“粤平安”平台办结网格事件1762宗,秤架瑶族乡实现矛盾调解成功率100%、森林防灭火“零火情”,平安稳定的环境让群众更安心。
如今,阳山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巩固现有成果,聚焦产业升级、镇村提质、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重点,持续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 [京ICP备2021034286号-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2)0000118;京(2022)00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