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失的铺路人——罗明坚与中西初识》。通讯员 供图
中新网广东新闻5月9日电 (记者 程景伟)《消失的铺路人——罗明坚与中西初识》近日在中华书局出版。这是对晚明来华耶稣会士罗明坚(1543—1607年)进行专门研究的著作。 该书作者钟永宁,资深出版人,也是明清史研究者,现服务于广东人民出版社。 据了解,书中记述了罗明坚凭借卓异的汉语学习能力和文化适应策略,在晚明时期首次进入中国内地长期居住,后离开中国,并在西方组织中国使团、从事汉学宣传的过程。 据介绍,罗明坚创造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多个“第一”:建立了晚明时期中国第一所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学校,编写了第一部汉外辞典《葡汉辞典》,第一次将儒家蒙学经典《三字经》翻译成西方语言,写出了西方人第一部中文著作《天主实录》,汇编了西方第一本地图集,第一次以西班牙文、拉丁文翻译儒家经典“四书”。 他还是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另一巨人——利玛窦学习汉语、进入中国的引路人。正是通过罗明坚超出常人的努力,中西两大文明世界在文化上初识互动。 全书材料扎实,采取轻盈的叙事风格,以“了解之同情”笔触,描述罗明坚及相关中外人物,揭示了中国人与西方文化、明朝中央与地方、官府与民间、西方殖民者之间、西方国家与宗教势力之间的复杂微妙关系,让读者感知个体命运与社会的关联以及纷呈世相背后的历史逻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