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二岭山,满眼郁郁葱葱,处处生机盎然。 4月19日,雨后的侨乡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岭北村,空气清新,静谧祥和;色彩明艳的墙画、干净整洁的巷道、各家门前三五个闲聊的村民……;村口立着醒目的标语“建设乡村振兴战略”。 2021年5月,李彦光到岭北村上任,而此前,他是江门市政府办公室综合一科科长。 岭北村户籍人口635户2393人,2020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仅3700元,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薄弱村”。到村后,李彦光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快速熟悉岗位,实地了解村情民意。 ![]() 岭北村新貌。江轩 摄
抓党建强队伍建设 李彦光十分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围绕“三个一”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打造一个阵地,自筹32万元对原背坑小学教导处进行修复,从此69名党员有了新的家园,依托新阵地定期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专题辅导和学习研讨活动,不断提升党员理论水平;创建一个品牌,向广大党员征集并确定党建品牌为“总有党员在身边”,围绕新品牌开展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建立党员义工服务队,强化流动党员、无职党员管理,党员的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建强一支队伍,把抓好队伍建设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不断建强村组干部队伍,实现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实现党员全覆盖,村民代表中党员所占比例由换届前的5%提升至现在的30%。 ![]() 李彦光(左一)为独居老人张贴春节对联。江轩 摄
为乡村振兴赋能 李彦光在进驻之初,针对岭北村无资源、无资产、无产业的窘境,通过抓住集体建设用地盘活、产业导入、农业资源整合等工作作为切入口,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两年来,李彦光带领村“两委”干部敢闯敢试,大力培育一批新产业。古井云吞是古井传统特色美食,但这个产业一直不温不火,与古井烧鹅产业差之甚远。岭北村是古井云吞的发源地,李彦光有个最大心愿就是重塑古井云吞品牌,要把这一本土产业做大做强,打造成为岭北村的乡村名片。在他的大力推动下,筹集52万元对原岭北购销站资产进行改造,以“基地+品牌”“固定收益+分红”的村企合作模式建设古井云吞及面制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助力“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推动岭北村牵手古井镇农业龙头企业,双方合作建设陈皮袋泡茶智能化生产项目,岭北村负责筹资60万元用于购买农产品加工设备,企业在原址建设新厂房,项目合作期10年,项目对带动村集体增收和农民就业都有很大促进作用。 同时,李彦光还大力推动新会柑智能标准化生产及一体化产业链、创意食品生产、新能源超级充电场等一批总投资约2亿元的储备项目落户,持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 李彦光(右四)与阳江市工作队员交流陈皮袋泡茶生产项目情况。江轩 摄
用心用情解民忧 “我虽然缺乏基层工作经历,但我来自农村,对农村、农民有天然的亲切感。”驻村之后,李彦光发挥自身优势,迅速转变角色融入农村和群众,“驻”进百姓心坎里。驻村至今,李彦光推动岭北村与6家企业建立结对关系,利用社会帮扶资金100多万完成民生实事超50件。从就业帮扶、助学助困、扶残敬老等微实事,到修桥铺路、农田水利、厕所革命等大民生,处处可见他奔忙的身影。 两年来,在李彦光带领下,岭北村各项事业飞速发展,通过两年时间基本完成五年规划任务,基本实现再造一个新岭北的工作目标。比如,完成村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新建村党群活动中心、老人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法治公园、篮球场,新建“四小园”7个;又比如,新建村道4条合计1.2公里,新建机耕路4条合计1.5公里,完成明渠改暗渠工程7.5公里,升级农村公厕4座,新增停车位40多个,完成外立面升级改造260平方米……这不仅优化了村容村貌,更满足了群众休闲娱乐和精神文化需求。当前,岭北村正全力建设古井农业公园、古井云吞广场等公共配套项目,村民的居住环境将进一步提升。 2022年村集体收入突破80万元,全面完成“消薄”任务。如今,李彦光的驻村工作已经进入尾声。看着岭北村的发展越来越好,李彦光表示,“来到古井工作,就是古井的儿女,记忆中的乡村,有很多值得怀念的东西,我更有幸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做了些实实在在工作,深感荣幸。”(李健群 江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