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柑全身都是宝,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新会柑都是“皮贵肉贱”,柑皮被制作成陈皮,而柑肉却被舍弃。针对这个情况,新会政府早年已经发出了《关于加强果肉加工废弃物管理的通告》。 对于新会柑肉的开发利用,在江门从事精油生产的台商蔡天钧,联合国内大学和台湾嘉义大学,经过12年的潜心钻研,终于找到了新的路子。近日,由蔡天钧带领的技术团队研发的新会柑肉萃取果酸项目生产设备已经安装完毕,并试产成功。该技术已申报了五项国家专利。 ![]() 江门台商蔡天钧经过12年潜心钻研,成功研发新会柑肉萃取果酸技术。李健群 摄
1992年,24岁的蔡天钧从台湾到大陆投资,在江门开办企业,从事贸易、电器、农业等行业。2008年,蔡天钧开始组建研发团队,邀请国内大学和台湾嘉义大学的教授,对于柑橘肉的有效成份进行多次的科学实验与研发,确认含有大量果酸是其致命伤,其果酸的含量是一般柑橘肉的5~10倍,而反而其维生素C却只有一般柑橘肉的1/2~1/5;故此,该团队依据数据,研究分析测试,彻底解决其果酸提纯问题,经过批量的量产测试,目前已经完成一天可以处理50吨柑肉的规模。 其实,当地已有专门处理柑肉的企业,他们主要是将柑肉渣做成果肉虫饲料,再把果肉虫喂给鸡鸭,这样还能提高鸡鸭的肉质,同时分离果水做成有机肥和酵素,把柑肉变废为宝,但流程较为繁杂。 “与当地企业不同的是,我们的技术是把废弃柑肉变成果酸,果酸使用在药品、保健品、食品的添加物,大大提高柑肉的利用效率。”蔡天钧说,团队未来将进一步加快研发新技术,促进柑肉处理方式更新迭代,推动陈皮产业转型升级。 蔡天钧表示,新会柑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对新会柑肉的开发利用,可以大大提高新会柑的资源利用率,增加新会柑加工产品种类,提高新会柑产业的经济效益。很看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江门有着很好的资源和环境,发展大健康产业潜力无限。(江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