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本页位置:广东新闻网 > 生活健康 > 正文

追光·我的十年 | 致敬,中国医师!

http://www.gd.chinanews.com    2022年08月30日 19:53     来源:广州日报

  2022年中国医师节特别报道

  

这十年,广州踔厉奋发,跨越发展;

这十年,老城焕发新活力;

这十年,医学技术不断突破,

智慧医疗深入发展;

这十年,“白衣天使”们砥砺前行;

这十年,他们因为相信未来,

选择专注当下……

大爱,担当,创新,成长,守护,

这十年,他们追着光,成为光,

每个人都在为光芒而奋斗——

  他们中,有南征北战用精湛医术支援抗疫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

  有连续十年远赴青海开展医疗帮扶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光明行”眼科医疗队;

  有医疗援疆、致力于科研攻关的中山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林天歆;

  有在再障贫血诊治领域深耕20多年、将再障移植技术打造成国内领先水平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王顺清;

  也有将对抗肿瘤的“防线”前移的市疾控肠癌筛查团队和来自广州各级医院一线的医生们……

  无论是攻坚克难勇攀医学高峰,还是在日常繁重的诊疗工作中守护人民生命,抑或是夯实公共卫生防线,在疫情中织密筑牢守护广州、广东的健康防护网,他们都锐意进取、奋不顾身。

点滴微光,可成星海。

他们发出的每一道光,

都化作了时代向前奔涌的“浪”!

今年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

致敬,中国医师们!

感谢你们——

是你们,以大爱温暖我们,

以担当坚守初心,

以创新造福苍生,

用生命守护生命!

请接受我们的最高敬意!


  张忠德:

  无数次逆行,悟透“医生”二字分量


  人物档案:

  张忠德,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

  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最美医师、最美科技工作者……

  一项项荣誉加身、一个个光环加身,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却说,“最大的光环,不是外界给予的头衔,而是内里的一颗敬业之心。”他最看重的称谓,依然是患者、同事、学生、亲友口中亲切的一声“德叔”。

  2020年除夕,率领百人中医医疗队伍在武汉奋战了20天,两张前后对比的照片里,他瘦脱了相,白发更多、皱纹变密,被网友称为“一夜华发的张忠德”。他将中西协同、突出中医特色的诊疗理念贯穿战疫始终,一次又一次地逆行出征,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迄今12次临危受命驰援疫情防控最前线,开展临床救治和疫情防控指导工作。

张忠德教授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病房查房时,低头切脉瞬间,数滴汗水滴到了护目镜上。
张忠德教授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病房查房时,低头切脉瞬间,数滴汗水滴到了护目镜上。
张忠德教授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对即将进入隔离病房队员嘱咐强调院感防护注意事项。
张忠德教授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对即将进入隔离病房队员嘱咐强调院感防护注意事项。

  而早在多年前抗击“非典”一役中,德叔就曾不幸感染,在生死线上走了一遭。彼时,战友的奋不顾身、不离不弃,让他感恩,更让他对医生这份职业的分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此,“择善而行,大爱无疆;病人在哪里,我的战场就在哪里。”

  回首这些年,德叔说,从甲流到禽流感、登革热、寨卡、新冠肺炎,中西医融合应对疫情,救治患者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

  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刚开始老百姓对中医将信将疑,中医团队一次又一次奔赴一线,边救治、边摸索、边讨论,让一个又一个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让大家从不信到追着医生开中药,再到向身边的亲友、病友真诚地推荐中医药,整个过程虽然艰辛,但结果令他非常欣慰。“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这样一名普通医生拥有广阔的天地,能够择善而行,能为自己热爱的健康事业尽情发光发热。”

  梁小玲:

  十年玉树“光明行”,

  把发展式医疗帮扶送上高原


  人物档案:

  梁小玲,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防盲治盲办公室主任

  2022年8月8日凌晨5时,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以下简称中山眼科中心)玉树“光明行”眼科医疗队再次出发了,这是中山眼科中心连续第10年第11次远赴青海玉树开展医疗帮扶公益活动。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防盲治盲办公室主任梁小玲介绍,此次光明行活动,中山眼科中心选派了一支专业技术强、高原义诊经验丰富的17人医疗队,分别由白内障科、青光眼科、屈光与青少年近视防控科、防盲治盲办公室等多专科医护人员组成。

  20000人次的眼睛体检、2005例白内障复明手术、近3000人次的免费验光配镜、眼底激光技术治疗培训……一串串扎实的数字,是医疗队过去十年如一日的耕耘和坚持。十年玉树“光明行”,医疗帮扶的内涵也在不断延伸和丰富,医疗队不仅“献血”,还“造血”——把发展式医疗帮扶送上高原,开创了多个“率先”。

梁小玲教授为玉树群众筛查眼病并治疗。
梁小玲教授为玉树群众筛查眼病并治疗。
在云南凤庆义诊期间梁小玲教授为患者实施手术。
在云南凤庆义诊期间梁小玲教授为患者实施手术。

  实际上,除了青海玉树,这些年中山眼科中心“光明行”医疗队的足迹还遍及广东连州、新疆喀什、西藏林芝、云南凤庆等地。中山眼科中心一直有着防盲治盲、医疗帮扶的文化底色。

  1983年,中心建立专职防盲治盲办公室,成立了一支专业、稳定的防盲队伍。从当年靠自行车、牛车驮着简易医疗器械下乡,到今天拥有先进设备奔赴全国各地甚至国外进行医疗帮扶,中山眼科中心始终致力于防盲治盲工作。

  “患者需要的地方,就是我们常在的地方!”梁小玲表示,把光明播撒到需要的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的眼病患者可以看得见,这是她和团队一直防盲帮扶的初心所在。

  1986年,梁小玲从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毕业后便留在附属眼科医院工作至今。从医36年,梁小玲见证着祖国医学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欢迎更多有志于医疗和眼健康的学子加入我们的行列。我们希望培养出更多优秀眼科人才,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林天歆:

  胸怀“国之大者”,愿随时迎接挑战


  人物档案:

  林天歆,首届“实力中青年医生”,中山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

  中山大学医院管理处处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首届“实力中青年医生”林天歆,既是一名泌尿外科医生,也是一名医学科研工作者。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的患者手术切不干净,容易复发,影响生存;有的人肿瘤切干净了,但排尿等功能不行了,生活痛苦。针对“是否切、切多少、怎么切、怎用药”这四大诊疗难题,他和老师、著名泌尿外科专家黄健教授进行了多年的科研攻关,最终,“膀胱癌微创精准诊疗体系建立与推广应用”项目获得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对于一个医生来说,运用新的思路、技术和方案来解决临床痛点,让患者活得久、过得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林天歆说,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效力,意义更大,挑战更多。”

  2019年,林天歆作为广东省“组团式”援疆医疗队队长,在担任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期间,与广东19家三甲医院的100多名援疆专家并肩奋战,实施新技术100多项,提高当地医疗水平,为边疆同胞解决就医之急。

林天歆(图左)手术中。
林天歆(图左)手术中。
林天歆在科研工作中。
林天歆在科研工作中。

  回顾过去十年,林天歆觉得最深的感触是:胸怀“国之大者”,以人民为中心,医生要勇于解决难题,“响应祖国的召唤,我愿随时迎接挑战!”

  周颖玲:

  做“拓荒牛”,

  探索中国医院的公办民营互补之路


  人物档案:

  周颖玲,广东祈福医院常务院长,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

  当医生的一些品质,是必须永远持有的。广东祈福医院常务院长周颖玲认为,作为医生,最基本的品质就是勤奋和肯干,练就过硬的基本功。“我很感恩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的岁月,老专家们不论多艰难都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的精神,我一直牢记在心并传承下去。”

  永不放弃来自于担当意识,而担当源于基本功和经验。曾有一位17岁的茂名孩子小涛被转诊到省医心研所心内科,患了严重心内膜炎的小涛,由于左侧额叶基底节区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昏迷了过去。小涛在脑部手术后脑出血仍未停止,爸爸觉得撑不下去了。周颖玲再三请家人相信她,并愿意为他们垫付费用,这样的坚定感动了小涛的爸爸。脑出血止住后,小涛接受了心脏手术,顺利康复出院。

早交班会议上的探讨。
早交班会议上的探讨。
早上周颖玲带队查房。
早上周颖玲带队查房。

  一个人行医只能救一小部分人,建立一个体系则能培育更多的专家,救治更多的生命。这是周颖玲一直以来的信条。

  全生命周期,是周颖玲任珠海市政协常委时,在2021年的珠海两会上提出的健康管理理念。这正好与广东祈福医院的创始人彭磷基教授搭建的以患者为核心的全人全链条医疗健康服务体系理念不谋而合。

  于是在临近退休之年,周颖玲欣然接受彭教授的邀请加盟广东祈福医院担任常务院长。去探索规范化的公立管理经验如何运用于民营医院,公立与民营如何才能起到最好的互补作用,让百姓真正受惠。

  “我就是这样的人,看着屋里也同时看着外面,看着现在也看着未来。”回首自己38年的从医生涯,周颖玲觉得,好的东西就要坚持,要用发展的、正能量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事物。

  范瑞新:

  十年突破创新,

  填补华南地区心脏大血管外科空白


  人物档案:

  范瑞新,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首席专家

  范瑞新至今从医近40年,从事大血管外科手术20年,让他难忘的还是最初的创建时期。

  20年前他博士毕业,那时候心研所先心病手术、瓣膜置换、搭桥等手术等在华南地区已处于领先地位,但心研所甚至华南地区的大血管专业均为空白。科室急需发展大血管专业,范瑞新就毫不犹豫地服从了科室的安排——去阜外医院学习1年后回来逐步开展大血管手术。

  大血管疾病是心血管领域最急危重的疾病,死亡率极高,大家戏称大血管手术是“苦战、夜战、血战、死战”,一般手术时长5-15小时。那时他们只能开一台手术,来了病人就没日没夜,印象最深的是连续几个春节都没有好好吃过年饭。每天不是在手术台上,就随时待命上手术台,就连生活安排是“扑火式”的,那时的感觉就一个字“累”!

范瑞新和团队医生正在查房。
范瑞新和团队医生正在查房。
范瑞新援助基层开展大血管手术和技术指导。
范瑞新援助基层开展大血管手术和技术指导。

  经过10年的努力,范瑞新团队每年在广东省完成的主动脉夹层手术例数就超过200例,占全省主动脉手术一半以上,主动脉手术死亡率下降到5%以内。到了2013年正式成立心脏大血管外科室,手术团队从一个组扩展成为4个组。20年来团队手术救治了心脏大血管疾病患者超过1万人。

  “我们有很多‘第一’”,范瑞新介绍说,包括且不限于:华南首例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华南首例孕妇主动脉夹层手术、首例鱼刺主动脉外伤血管置换术、首例胸腹主动脉置换术、首例主动脉杂交手术等等。近年来他们还参与制定了国内《主动脉夹层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等多种共识。

  范瑞新牵头建立了广东省医学会大血管外科学组,建立了区域大血管手术专业中心网络平台,这一举措帮助广东省及全国很多地市医院开展大血管手术,为那些不能转诊的患者进行救治。他们还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每年去新疆喀什、西藏灵芝、江西赣州革命老区开展大血管手术和技术指导。

  “一路走来,我无悔我的选择!”范瑞新说,医者的不懈努力,换来的是病人的宝贵生命。说起自己的心愿,范瑞新说,希望更多的年轻医生加入到心脏大血管行业中,一起与时间赛跑,稳守生命防线,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王顺清:

  深耕20余年,

  让“再障”不再成为生命障碍


  人物档案:

  王顺清: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 血液内科主任

  “和重型再障搏斗了30年,今年7月终于在市一医院血液内科做了移植,获得了重生的机会,谢谢血液内科的医务人员……”

  在日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举办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友会现场,42岁的黄先生(化名)向血液内科医护人员深深鞠了一躬。这种故事在血液科非常常见,众多经历了生死抉择的患者在这里重获新生。而这背后,是血液科每一个医生对生命的敬畏和热忱。

  “从1998年开始,我们科在再障贫血诊治这个领域已经深耕了20多年。特别是这十年,再障诊治发展十分快速。”作为血液科的带头人,市一大内科主任、血液内科主任王顺清自豪地介绍,如今来市一治疗的再障患者10年生存率达80%以上,儿童和青少年达90%。每年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重型再障患者超过150例,移植达100例,每年再障移植病例数和移植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王顺清教授在2015年再障高峰论坛上。
王顺清教授在2015年再障高峰论坛上。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罕见的、可能威胁生命的原发性疾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和60岁左右的老年人。该病可分为重型(包括极重型)“再障”和非重型“再障”,其中重型再障(SAA)特别是极重型再障(VSAA)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90%在短时间内会死亡。

  “2012年8月开始,我们科在华南地区率先开展亲缘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和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MUD-HSCT),为很多没有同胞合适配型的重型再障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取得很好疗效。”王顺清介绍,亲缘供者只要配型达一半以上也能够进行移植,兄弟姊妹或父子、父女之间非常容易找到需要的骨髓供者,成功率超过80%。“这种移植技术使得人人有供者,大大扩大再障移植适用范围,促进再障移植快速发展。”

  王顺清介绍,从2013年的20例再障移植,到现在血液科每年接收初诊重型再障患者超过150例,每年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约100例,10年来救治了大量急性发病就面对死亡的极重型再障患者,以及因为药物治疗无效又无HLA配型相合而长期挣扎在痛苦和死亡边缘的再障患者。

王顺清和团队医生在查房中。
王顺清和团队医生在查房中。

  “让再障不再成为生命障碍”是王顺清进入这个领域时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实现了。

  王顺清介绍,非重型再障通过治疗,患者一般可生存10年甚至20年以上。重型“再障”及时规范治疗,10年生存率超过80%,20岁以下的年轻人10年生存率达90%以上,而且移植治疗大多能得到治愈,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结婚、生子,完全回归社会。

  “作为医生,看着这些患者能够很快地回归正常生活,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王顺清说。

  邱琇:

  探寻健康的秘密,

  出生队列10年入组5.2万个家庭


  人物档案:

  邱琇,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妇女保健部主任、广州出生队列负责人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经历快速城市化,这一代父母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对他们孩子的生长和神经系统发育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能从大数据中发现线索、进行干预,让孩子们更健康地成长?

  10年前,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开启了广州出生队列研究,入组了第一个怀孕的妈妈,如今累计已有5.2万个家庭加入。该院妇女保健部主任邱琇教授是项目的负责人,她和团队希望用数据回答上述问题。

邱琇和出生队列的宝宝。
邱琇和出生队列的宝宝。
邱琇和出生队列的宝宝。
邱琇和出生队列的宝宝。

  参与广州出生队列研究的妈妈在孕期和孩子出生后的数个时间节点,需要回到医院花大约20分钟填写一份调查问卷,还可以选择自愿留下血样、脐血等样本进入生物样本库。对参与研究的家庭,邱琇心怀感念;对这些家庭贡献的大数据,她常心存敬畏:如何从海量数据中识别真正的科学问题、医学线索并面向人群发声?

  不同的条件对个体身心的影响微乎其微,只有靠日积月累的人群大数据才可能发现,因此,随访将持续到每个孩子18岁,需要研究团队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

  近几年,广州出生队列研究的一些重磅成果陆续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上发表。但邱琇认为,距离产出“大果实”还有很远,她希望细水长流,用20年探寻健康成长的秘密;她也期待更多的研究者一起参与,挖掘这个宝贵的科研“金矿”,造福更多人类。

  古迪:

  “天花板”是自己给自己的,

  应鼓足勇气去打破


  人物档案:

  古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泌尿外科行政副主任

  回首这十年来,古迪一直在尝试打破自己的“天花板”,在每一次尝试成功之后,他进入了另一片新天地。这期间的每一段经历,都让他更加明晰自己的方向。

  2013年,古迪经全国选拔成为首位中华医学会-英国皇家医学会联合培养的泌尿外科医生,通过考核,他成为第一位未在英国接受系统医学教育而获得英国行医执照的中国内地医生,打破了中国内地医生以前很难达到的“天花板”——以往,国内医生前往欧美发达国家进修,通常无法获得执业资格,往往只能在实验室做研究或是收集临床数据。

  “‘天花板’是自己给自己的,应鼓足勇气尝试去打破。”在英国,除了要过语言关,还得适应文化和医疗体系的差异,古迪拿出了十分的努力,积极参加各种会议和培训,积极和英国同行交流,并以0投诉0纠纷的优异表现完成了所有工作。

  2017年,他申请到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医院的工作机会,在与12个来自各国的医生们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机器人专职手术医生。到了2018年底,他已在3家英国的私立医院注册行医,并且在NHS(英国国民保健服务体系)公立医院一年完成2000例门诊的服务和150例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培训。

古迪带领团队进社区做前列腺健康筛查。
古迪带领团队进社区做前列腺健康筛查。
古迪在社区进行义诊。
古迪在社区进行义诊。

  本着为祖国医疗事业贡献一份力量的初心,2019年,古迪回国加入广医一院。这里有钟南山院士带领的多个国家级平台,也有曾国华教授所创立的国际尿石症联盟所依托的广州泌尿医学中心。通过几代人接力,广医一院在国际泌尿微创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我很高兴能用更好的技术和更新的诊疗模式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回国3年来,古迪带领团队为超过5万名广州市民做免费的公益前列腺健康筛查,及时诊治了400多名前列腺癌患者,由原来患者主动求医,逐渐探索出社区和医院主动管理的模式。同时,他也将国外的机器人手术技术和前列腺癌诊疗路径与国内专家们充分交流。

  黄超有:

  凭执着守护区域女性乳腺健康


  人物档案:

  黄超有,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腺体外科科主任、乳腺疾病诊疗工作室负责人

  是什么支撑一名医者坚持下去?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腺体外科科主任、乳腺疾病诊疗工作室负责人黄超有给出的答案是:前辈们的榜样力量。他说,众多医学前辈身上那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病人的真诚、有爱和热情,都对自己影响深远,“是医者仁心的传承。”

  乳腺专科的特点,尤其是乳腺癌患者,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漫长的治疗期也使科室医生和病患结下很好的情谊。黄超有说,自己从医22年了,很多病人都把他当亲人而非只是一名医生。从一个人单打独斗到自己的团队不断强大,治愈了很多病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还有团队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一系列的荣誉,都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我们是一个妇幼保健院,办院方向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守护区域妇幼健康。我们医院承担着整个番禺区乳腺癌筛查的培训以及转诊工作,通过前期不懈的努力、不断地深入基层推广,整个番禺区的乳腺癌筛查水平在近几年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乳腺癌筛查的早诊率位居全广州市第一,对一个行政区来说实属不易。”黄超有说。

黄超有和团队医生查房。
黄超有和团队医生查房。
黄超有与年轻医生一起讨论病例。
黄超有与年轻医生一起讨论病例。

  时光磨砺,初心愈加闪光。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自己,黄超有选择“执着”一词。他认为,人做事要有信念感,一旦选择了,就要坚定地走下去。“认准了方向,你需要做的就是持之以恒地为之努力。医学更是如此,需要积累、沉淀。只有在你所工作的领域沉下心、俯下身,持续不断的努力,就能获得专业领域的深度与广度。”

  梁颖茹:

  提升大众防病意识,

  愿做“看不见的医生”


  人物档案:

  梁颖茹,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广州市大肠癌防控项目办主管

  和大众印象中的“医生”对比,梁颖茹不太一样。她不看病,每天所做的更像是一名“项目经理”。她是一名公共卫生医师,来自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年前,她已从一名刚走出象牙塔的“小白”逐渐成了一名骨干。2015年,广州市大肠癌防控项目启动,她开始担任项目主管。

  为了更多地触达更年轻的人群,项目团队做了许多思考和尝试——免费筛查年龄下限前移至45岁;推出“肠探”小程序,风险评估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进企业搞活动,把大肠癌防控知识带到中青年人群身边;联合广州日报拍摄科普短片,在地铁电视上播放……最近她还琢磨着要不要去学点传播学和营销。

2015年的广州马拉松赛上,广州市疾控中心组织公益宣传方阵参加“迷你马”的项目,推广广州市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大肠癌防控”工作,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2015年的广州马拉松赛上,广州市疾控中心组织公益宣传方阵参加“迷你马”的项目,推广广州市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大肠癌防控”工作,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梁颖茹在讲解“大肠癌风险筛查盘”的使用。
梁颖茹在讲解“大肠癌风险筛查盘”的使用。

  梁颖茹甚少接触到具体病人,她的职业成就感来自各种统计图表中向好的数据。2015年~2021年,全市共有超过50万人参与了大肠癌防控项目的初筛。如今,这一项目已经在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定点医院从最初的30个上升到48个;全市有8个区对辖区内参与筛查者的肠镜检查提供费用减免。

  7年里,2.5万广州居民通过项目完成了肠镜筛查,其中 2500人发现了癌前病变;近700名发现大肠癌的患者中,有4成是在早期癌症时即发现;而假如不是参与筛查,可能不少大肠癌患者,直到中晚期出现症状了才会发现病情。某种程度上,项目帮助他们改写了之后的命运。

  总策划/翁晓鹏、黎蘅

  文字统筹/张青梅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青梅、伍仞、肖桂来、何雪华、任珊珊、周洁莹、翁淑贤、王婧 见习记者:徐依励 实习生:黄婧、付悦、石哲林、李若南、马利娟

  视频/广报·G视频团队

  海报设计/黄裕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吴婉虹



[编辑:方伟彬]

分享到:31K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